这股东风来给广大读者科普明史,也更助推了《大明王朝1566》这部的人气。
在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的年代,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就是人们了解资讯和信息的全部公共渠道。
《大明王朝1566》除了在书店、邮局的书架上,在书报摊上,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报刊杂志上,让更多读者知道了这部。
上午在审稿当中度过,中午吃过午饭,佟钟贵敲响了他办公室的门。
“什么事?”
佟钟贵进门,身后还跟着个年轻人,光看长相,十分老实中带着三分朴实和七分鸡贼,让人看一眼便印象深刻。
“林老师,您还记得上次我给您看的那篇吗?这位就是作者柳震云同志!”
佟钟贵将年轻人介绍给林为民。
林为民起身笑着和柳震云握手,“你那篇《塔铺》写的很好啊!”
柳震云有些受宠若惊的说道:“您过奖,您过奖。”
林为民请他坐下后聊起来才知道,他是78年考入的燕京大学中文系,82年毕业后分到了《农民日报》工作。
他从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在写,不过当时并未发表过什么作品。直到79年才正式发表了第一个短篇《瓜地一夜》,这几年陆续发表了一些,都是短篇,用他自谦的话来说“没什么人看过”。
“没什么人看过”肯定是夸张的说法,应该说是没有什么比较大的影响力才对。
这次《塔铺》被《当代》录用,柳震云是来领稿费的,他就在燕京工作,收到佟钟贵的消息,直接就来了《当代》。
《当代》的稿费发放一般都是作品确定发表的当月通知作者。
佟钟贵第一次给林为民看柳震云那篇《塔铺》是在五月份,稿子发表却是定在了十一月份,由此可见《当代》如今的积稿程度。
柳震云在聊天的时候提到今天来《当代》取稿费,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给林为民见一面,他跟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