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卫霍破匈奴,这样的大功不能不提。
在经历靖难之役后,开国功臣的影响已经到了最低,这时候就算说蓝玉等人几句好话,也不会有什么危害。
可公平评价蓝玉等人,却能告慰人心,尤其是从国初走过来的老人,可以含笑九泉了。
他们这一生,或是功劳,或是过错……不管怎么样,在英烈祠堂里面,有他们一份。
千秋青史,没人能否定他们的功劳。
还能奢求更多吗?
徐辉祖也乖乖跪在了地上,这是替他爹拜谢天子,理所当然。
这一刻,武人地位上来了,不管是开国功臣,还是靖难新贵,都与有荣焉,朱棣收获了武臣最大的效忠。
这样朱棣心情大好,他不由得看了文臣这边,笑道:“兴建庙宇,还要安排祭祀礼仪,不知道礼部有什么想法?”
来了!
宋礼自从孔议那里回来,就惴惴不安,事实证明,南孔并没有保全大局,相反,他还替朱棣遥相呼应。
有了这么个圣人后裔在,文官几乎所有的理由都失去了杀伤力。
这是个无情的碾压局,根本没有任何胜算。
身为礼部尚书,自己也只能尽力而为。
“启奏陛下,臣以为开国功臣,功高日月,于天地山川不休……故此必须以最高规格祭祀。每年安排储君前往北平,专门祭祀。礼部、太常寺、鸿胪寺、翰林院,悉数安排官员,随同前往,礼仪规制,由礼部详细拟定,然后再上奏陛下。”
朱棣听到这里,心情还不错,徐达等人算是臣子,以储君祭祀,已经是最高的规格,他也很满意。
最多安排一个常年照看寺庙的也就是了。
这个位置就给孔议。
朱棣很想一口答应,但他还是下意识看了看徐景昌,毕竟今天的事情,都是这小子一手鼓捣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