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诸葛丞相长于巧思,火兽桥枪、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其上刻直槽,以铁为矢,矢长八寸,相承函十矢,其翼取最柔木为之。】
【另安机木,随手扳弦而上,发去一矢,槽中又落下一矢,则又扳木上弦而发。】
【魏国给事中马钧认为其“巧则巧矣,未尽善也”,于是开动巧思……】
“将其提升五倍。”
纪年在这里留了点小心思。
史书对马钧见到诸葛连弩后所说的“可令加五倍”,并没有额外描写。
其到底指的是射程增加五倍,还是弹容从十升到五十,亦或是由“ak”变成“加特林”,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解释。
“砖家都有些含糊的东西,我又何必乱写,这种事还是让‘审核系统’去犯愁吧。”
纪年心说着,继续书写:
【只是制作方式过于复杂,所用箭矢也需特制,因此逐渐消失在了历史长河里。】
【而有关其威力,南宋王应麟曾在书里写道:十矢谓之群鸦,一矢谓之飞枪,通呼为摧山弩。】
【如此利器,诸葛丞相自然不会任其荒废,便择劲卒三千,背壶配弩,为“连弩士”,用在北伐里。】
写到这里,纪年正要停笔,略加思索片刻,又加上一句“传说性”描述:
【按照《魏略》、《三国志》等书的描述,魏国名将张郃很有可能就是倒在这批精兵手中。】
至此,信息填写完毕。
待审核通过,纪年便再度提笔,按照书里的描述,以一些网图为参照,毫不费力地搞定了卡图。
铭刻好卡背后,就见一道浓郁的绿光升起,分别注入悬在他面前的几张卡牌中。
行行信息瞬间反馈而来:
【诸葛连弩】
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