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藩。
只是在祖坟前,沈王就说起了自己为何要出海就藩的原由来,且说到自己沈藩为了避免开支增加太快而已经不得不节育后时,就哽咽起来。
接着,沈王又说道:“而圣人又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不孝子朱珵墝不得不带子弟们出去,只有出去,本国的收入才能大量增加,子弟们才能为你们延续更多的香火,才能继续生几十上百个子嗣。”
“故请列祖列宗们体谅!”
沈王说着就对祖坟叩拜起来。
沈藩的子弟们也跟着叩拜了起来。
而接下来,沈王朱珵墝和沈藩的一干宗室子弟,除还在国内做事或学习的不能立即离开外,皆跟着他一起去了海外。
与此同时。
东安王朱英燧气愤归气愤,但也还是带着一干子弟也出海去了原属于倭国廊桥的廊桥城就藩。
毕竟廊桥也没那么差。
何况,他自己都把章奏递了上去,也得到了御批,等于后悔都不行了,要是不去无疑就是欺君。
无独有偶。
虽然很多宗藩都对朱英燧和朱珵墝表示,他们不会背弃祖宗,宁愿全家人只靠俸禄过日子哪怕因此过得十分拮据到讨饭,但在实际上,大都和朱英燧和朱珵墝一样,根本没法抵挡得了卫王就藩后其财富飞速增长所带来的诱惑。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大明的宗藩们都是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人,他们在看见卫王出海大富后,自然是宁肯冒着风险也去闯一波,也不愿意留在中土让自己节俭过日子的。
即便一宗藩中的个别人愿意这样做,但其他的大多数人却不愿意,依旧在积极促成该宗藩也还是要选择出海就藩。
随着大量宗藩出海就藩,再加上又有许多因为私自采矿而被抓的罪犯也在被大量流放海外,所以,一时间,整个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