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鳏夫这种畸零户,如果没有完整家庭,自然是不被放心给予经营资格的。
为了获得专卖食盐许可证而不得不连夜补税和主动上户口的隐匿人口自不必说。
应天和凤阳等许多县都一下子增加不少的人口,井喷一般。
而卖盐的店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到处冒了出来。
不少百姓为靠卖盐赚钱,借钱借贷不说,还花钱租门面经营。
虽然卖盐因为限价而赚不了多少利,让富贾巨商们看不上眼,但老百姓们还是看得上眼的。
而也因此,大盐商范善均很快就得知了市面上有许多杂货铺、小酒馆、小客栈开始卖盐的事。
范善均自己还专门乘马车来到了市井上。
结果。
范善均就看见,一家自己平时路过都不会多看一眼的普通杂货店,竟然标着很便宜的食盐的价格,且也真的有店员在给百姓称盐卖,而且那盐的质量也不错,一看就是雪白的上等盐。
“怎么这么便宜!”
“是哪个盐商这么不齐心,他不知道朝廷现在是要挖我们的根吗?!”
范善均大惊,甚至还一度以为是有别的盐商不配合,故意在答应一起断盐的同时,悄悄让各大铺子替自己贩盐。
“老爷,这阵仗不像是盐商干的,就算他们想赚钱,也不会把价定这么低啊!”
“老爷想必知道最近颁布的关于盐业改革条例的圣旨,里面明确规定,准予对愿意进行个体经营的纳税良户颁发卖盐许可证,而这里面应该是对盐有限价的,所以这些盐的价格才被卖得这么低。”
范善均的管家范富这时分析起来。
范善均听后点了点头:“伱说的没错!”
接着,范善均就沉着脸道:“看来,朝廷是没打算在盐上赚钱,改革盐政也只是想惠民,让人人都能轻松吃得上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