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万历佑明 > 第六百九十一章 黄河改道为何难,迁都之议

第六百九十一章 黄河改道为何难,迁都之议(2 / 5)

时机,现在时机可已成熟?”

朱翊钧这天也因外面秋雨淋漓,而问起新任户部尚书潘季驯来。

潘季驯回道:“启奏陛下,臣认为已基本成熟,一则如今朝廷财力充沛;二则正值官进民退之时,不缺民夫;三则眼下宇内咸服,正是陛下大改之时。”

“朕也是这样想的。”

朱翊钧说着就看向其他公卿:“不知诸卿如何看?”

这时,王锡爵拱手道:“陛下,以愚臣之见,要想令大河改回故道,首先是要改漕运为陆运或海运;内阁已议过,陆运现在虽有马拉列车,到时候可以一次性承运大量货物,只是得继续建设更大的工程,把在各处修建的列车路线彻底连贯起来,变成横贯南北的大路线!”

“这种大路线最好应该皆是铁路,而不是木路,如此才更耐用,毕竟南北运载货物量大。”

“只是铁比木值钱,朝廷要建造这么长的铁路,就得募集更多的兵勇来专门负责保护这铁路,防止偷盗,不但要有兵,还要增设更多的官员来监管这铁路,而防止士兵监守自盗。”

“这样一来,无疑会增加朝廷很大的开支。”

“至于海运也是一样,要有专门的船队,要增建新的港口,要有时时能够为新到的船只提供补给和避风的地方,而即便如此,也难保海上还是会因突发妖风而船覆人亡。”

“无论如何,每年将边镇依赖的大量军粮与京中需要的白粮,用海运的方式运抵京师,依旧是很冒险的行为,毕竟一旦遇到大风,损失的就会是整个国家的根基,且海上也的确难以预防盗寇,寻常损失也肯定比陆运、漕运大。”

“总之,无论是陆运还是海运,都花费巨大。”

王锡爵说到这里后就对朱翊钧拱手一拜:

“陛下,臣认为,如此大的花费,还不如迁都,改北都为北平,让皇室贵胄与部院官衙皆回南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