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需要注意的。”
“故臣认为,当重视发展实学,是国家之人才不能只是能文善武,还得有能工巧匠乃至深谙万物至理的人才,好在陛下已对在百工百技方面有功者设了勋爵授予制度。”
“但以臣愚见,这还不够!”
“朝廷需要培养更多这方面的人才,而不是只是鼓励天下人为了勋爵往这方面走,当令一些书院开课专门培养这类人才。”
申时行说后,朱翊钧就道:“那就直接由内阁根据实际情况,开始建一批专门负责培养实学类的学校!分工学类,理学类,工学类重在技,理学类重在探究运行之理,也定期拨款开展一些技术明理方面的攻坚。”
“朕作为天子,也会出内帑资助一些实学人才做这方面的攻坚,权且叫做课题。”
朱翊钧说后就看戚继光:“朕记得戚昌国有在打算造朕提过的蒸汽机,让他请个旨,荐举几个人组成一个团队,以钦差身份做这件事,顺便告诉朕他这个实验需要多少银子,朕从内帑里给他,不让他自己出。”
戚继光拱手称是。
作为勋贵子弟,戚昌国这些人属于钱多事少的人,有的是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现在的大明天子又倡导他们这些富贵闲人做些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所以,戚继光也不好再阻止戚昌国做这些事。
而戚昌国在得知皇帝不但只是口头支持他做这些事,还打算投钱支持后,更加来了动力,忙对正在打算搞新的炼铁炉的赵士祯说:
“陛下有谕旨,让我荐举有志于蒸汽机者组建一个团队,以钦差身份研制这个,且可以直接找内帑要钱。”
“真的吗?”
赵士祯听后也颇为兴奋。
戚昌国道:“自然是真的,家父亲自带来的谕旨。”
“既如此,那我立即把我设想的新炼铁炉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