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敬酒,诚意十足,按理说殿中应约而来的臣民,都该立马回应才对。
可许多大臣、豪族代表面色犹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端着酒杯不知道如何是好。
不是酒中有毒,而是梁侯在先干为敬前,提了一个要求。
赵启希望他们回去后,立即祭祀族庙,并且焚烧朝廷下发的敕书。
一个家族若想子嗣不绝,繁荣昌盛多代,那祖灵庇佑反馈阴福,必然是重中之重。
哪怕是梁侯有要求,可涉及祭祀和祖灵,先弄清状况才是首要。
赵启面色不改,示意殿旁候着的侍女将黄绢敕书奉上,几个大族族长看了一眼敕书内容,脸色立马黑了下来。
这是索取气运的敕书!
“聚百族阴福,发我大梁之运,抵抗强敌……若国家复振,汝等皆为功臣,自有官爵气运赐下……”
其实敕书也有说追封各家祖宗,官品还不低,县豪祖灵起步就是七品红官。
可现在这些都是空口白话,国家复振,起码也是收复北屈、汾铁失地之日,才会有气运拨下。
出人出钱不够,还要他们家族提供气运支持?
赵家三百年王族传承,加上赵启的国侯君位,其掌握的底蕴手段,由不得殿中大户们不信。
焚烧黄绢敕书祭祀,指定能借走家族气运。
宴无好宴,这一杯酒喝了,就真是将家族完全绑上梁国的战车。
郡望大户暂时不动,而一些受赵启恩惠提拔的臣子们,心中一狠,果断回敬收下敕书。
紧接着是大批士绅,他们背后的家族本就不强,早早被赵启收买,于此时营造声势。
“梁人治梁!”
“固守待变一定有转机,北境诸侯不会坐视一个无法遏制的夏国崛起。”
“李尚书,王侍郎伱们受了大梁百姓多少气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