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直接进入反应堆内部,参与反应链,才能把粒子流的全部力量发挥出来。
虽然比不上核聚变的效率。
但也足够目前使用了。
7500秒的比冲量,完全碾压目前所有的化学燃料火箭,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目前化学燃料火箭,比冲量最多是300秒。
两者的差距是25倍。
当然。
这里面也不是没有问题,确实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核辐射的问题。
这个问题解决不了。
也别说什么核动力火箭,最多就是一个翻版的冥王星核动力导弹。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磁场。
本来火箭的喷口,就需要用磁场来调整,任何材料都扛不住链式反应后液态氢转化的粒子流。
那个温度太高了。
只能用磁场来限制。
并且需要通过多层磁场和磁通道,才能有效的控制这炽热的高温等离子流。
具体的设计,几十年前的科学家们都已经设想好了,但就是造不出来。
不管是工程技术,还是材料性能。
都达不到他们的要求。
唐锐要不是解决了材料问题,同样也搞不出来,只能用系统强化。
现在他不光能造出来,还能对其进行优化。
比如说冷却系统。
在磁场的束缚下,在防中子照射材料的内壁隔绝下,整个反应堆完全不需要那么庞大的冷却系统,就连发电装置,也都不需要使用传统的烧开水,而是直接通过磁流体发电装置完成发电,并且在发电的同时,还不影响推进。
随着唐锐的修改和红莲的模拟计算。
没用多长时间。
全新的动力核心与能源核心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