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见先生没怎么来,于是便写了下来。
待到下午不说书的时候,便亲自上门拜访了。
曹发进了院子后先是瞧见了坐在椅子上的先生,随后又看见了手握木剑的平安,以及坐在一旁做着针线活的如意。
“陈先生。”曹发唤了一声,随即看向这两个孩子,问了一句:“这两位是……”
“邻院的小孩子,平安和如意。”陈长生道。
如意听到这话瘪嘴道:“陈叔叔,如意说了好多遍了,如意不是小孩。”
“嗯,不是小孩。”陈长生道了一句。
倒是平安,见了曹发过后便道:“我见过你!”
“你是茶楼的先生,我听你说过书。”
曹发笑了笑,抱拳道:“不曾想平安小公子还来捧过场,多谢了。”
“啊……”平安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道:“不是小公子,就是寻常人家。”
曹发听后笑了笑,说道:“都一样。”
随后曹发便坐了下来,他将带来的书递给了陈长生,便解释了一下里面写的是什么。
陈长生翻看了一下,不禁说道:“金三爷这些年竟写了这么多……”
曹发道:“有些是真有其事,有些大概金三爷灵光乍现从而得来,最为明显的便是篇章开头,若是假的,金三爷便不会写上地名,若是真的,则是会写的很清楚。”
陈长生往下翻去,只见有些篇章开头是以景色为头,但有些篇章,则是地名。
【兴隆十五年,冬末,行至海平府碣石坊,见海面霞光,似有蓬莱仙岛……】
【兴隆十六年,惊蛰,北上,行至江宁府都……】
这样的开头,多是真的故事。
陈长生翻着翻着,却是瞧见了一个熟悉的地名。
【兴隆十六年,春末,行至衍县秋月坊,于坊间老人口中听闻蛟龙走水,夜半惊声……】
陈长生的目光在这一篇章上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