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气?”陈长生顿了一下道。
“是啊。”
店家点头道:“人都说读书人身上有股墨香,香味越浓,书生气却越重,但先生你却不一样,身上没有墨香,但是却是那种一眼看去就知道读了很多书的人了。”
陈长生听到这话不禁一笑,摇头道:“陈某倒是看过许多书,但都是一些杂书罢了。”
“那就奇怪了。”店家有些想不明白。
陈长生问道:“店家似乎见识过很多书生?”
店家笑了一下道:“以往上京赶考的学子都会来我这喝一杯清茶再上路,一来二去也就见的多了。”
他倒也不是在吹捧面前这位先生,而是一眼看出,就能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不同于所有书生。
“都会来?”陈长生顿了一下道。
店家解释道:“这食肆是祖上留下来的,那时候坊里的书生上京临别之际都会在此喝一碗茶水,一为践行,二为立誓,到后来的时候就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矩,上京赶考的学子来此都不收茶钱的。”
陈长生顿了一下,说道:“店家见谅,陈某并非是上京赶考的。”
“无碍的。”店家摆手道:“茶水多的是。”
陈长生见此也不再多说什么,笑道:“陈某占了便宜了。”
“一杯茶算什么便宜,先生说笑了。”店家说着便笑了起来。
陈长生打量了一翻食肆,问道:“这食肆开了有多久了?”
店家思索了一下,说道:“也有百十余年了吧,还是我阿爷开的。”
“百十余年都是如此,没收茶钱?”
“的确。”
店家点头道:“那时候祖上希望后辈能出个有才之人,不收茶钱也是为了沾些书生气,结个善缘,谁料三代人都没出个读书的料子,不过好在后辈读出了些东西,今年秋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