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虏国民则可以充当后勤人员。
张飞曾读过一些西域的资料,得知当年班超纵横西域率领西域诸国联军讨伐不臣的历史,感到十分向往,觉得能够率领汉军和西域多国联军一起行动,指挥其他国家的军队为汉帝国的利益而行动,这是多省钱的一件事情?
刘备要是知道了,也一定很高兴。
而且,这确实很威风,不是吗?
于是张飞立刻派人去蒲类国和移支国传消息,让他们准备一支军队和相对应的物资,准备和汉军一起行动。
另一方面,董卓也想要争取自己的功劳,觉得军事层面要是张飞开打,自然是功劳大大的有,而自己作为外交战线的一把手,如果能用外交战术争取到足够的优势,那么就算开打了,也一定可以争取到足够的功劳。
张飞打仗立功,他搞外交立功,不一样可以吗?
于是在张飞向刘备和枢密院要便宜行事之权的期间,董卓就派人分别前往墨山国、危须国和尉犁国,向三国国王说明利害关系,要求他们抛弃焉耆国,转投汉帝国,向汉帝国献上忠诚,称臣纳贡,回到传统的秩序之中。
和赵琦所预料的一样,三国国王虽然对焉耆国的暴虐行为感到不满,也为自己可能被吞并的未来感到担忧,但是焉耆国强大的武力始终是他们无法回避的巨大危险。
汉帝国的武德昌盛,他们自然清楚,但那是属于汉帝国的,汉帝国的大军他们还没看到,但是焉耆国那全面动员之后超过万人的军事力量,他们实实在在是看在眼里的。
汉帝国不怕,他们怕啊。
墨山国国王就和汉使明明白白的交代了,说他们是个蕞尔小国,分分钟就能被抹平消灭掉,之所以能立国,主要还是靠着地形。
可是一旦焉耆国下定决心了,他们这个地形也扛不住,不到一千人的军事武装力量根本坚持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