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朝廷不是欺软怕硬,而是全都要,只不过执行起来有个先后次序罢了。
限奴令之后,相当部分中小地主家庭失去了大量奴仆,乃至于在某些地方,一个拥有成千上万亩土地的大家族实际上能拿出来的合法奴仆数量大部分都不过五六十。
这还是全家老少齐上阵,一个人绑定三个奴仆之后才留下来的。
家中奴仆数量过百的都是极少数的人丁众多的大家族,几十个家族绑在一起也只能凑出一千多人,根本谈不上什么威慑力。
而此时此刻取代奴仆们的,都是拿工钱的自由身性质的雇农。
限奴令之后大地主们对雇农的需求量开始激增,他们个人和剩下来的奴仆无法承担起那么大的农业生产需求,所以就到处雇佣多余的劳动力来自己家的田地里帮忙干活儿。
而这个时间段里能来帮他们干活儿的,除了少数家里有多余劳动力的自耕农家庭提供的个人劳动力,就是集体农庄整体出来揽活的。
集体农庄出来揽活儿这个情况在限奴令之前比较少,但是在限奴令之后,还是比较普遍的。
因为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很多工程建筑事务需要集体农庄这边出人出力,而在统筹的农耕模式之下,一个农庄匀出来一部分人手外出干活赚钱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本来这也是集体农庄模式用来吸引人加盟的优点之一。
咱们大家一起兜底,这就在相当程度上解除了个人对生存问题的担忧。
大地主们有需求,集体农庄内有劳动力,于是大家稍微一合计,发现内部农业事务用不着那么多的人力全勤投入,可以分出一部分人手出去赚外快。
于是大家就请朝廷代表作为农庄代表和大地主们协商工钱和工作时间。
工钱方面,肯定轮不到大地主们随便乱给,朝廷代表会以官方身份要大地主们签署契约,明确规定工钱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