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一模一样,不由发自内心地感叹一声。
师从人屠白起的他学的以野战为主,攻城为辅,也就是《孙子兵法》中排在最末的伐兵、攻城。
在这场大战之前,蒙武对于《孙子兵法》的伐谋的理解是:长平之战中,秦国用反间要赵国以赵括换廉颇。对于伐交的理解是:相邦张仪以秦齐连横破五国合纵。
蒙武认为,不管是伐谋还是伐交,都是战场之外,是书生做的事。
蒙武家出秦国第一将门蒙家,师从古今将军排列也能排在前三甲的白起,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他能见到主将用上伐谋、伐交。
“人的思想受环境影响。我没来之前,单于是匈奴共主,这片大漠的环境是他所提供。我来之后,匈奴人耳中听到的消息,是我想让他们听到的消息。眼中所见的景象,是我让他们看到的景象。所以匈奴人怎么想,怎么做,取决于我。”
某竖子说这句话的时候,蒙武还不相信,认为这是吹牛,是夸大之言。
但等到不断有满眼崇敬,期望的匈奴人来送牛羊,来到本应恨之入骨的饕餮军却如同朝拜圣山狼居胥山一样。
蒙武才知道,某竖子不仅没有夸大,反而还有些谦虚。
这哪里是改变思想,这分明是洗脑啊!
“哼,你小子不知道的多了去了。长安,武安,一字之差,也只有一字之差。”
蒙武身旁,老将王齮花白的胡子向上勾起。
蒙武心中失笑。
蟜儿打仗确实要武开了眼界,但怎么也不能与武安君相提并论。
身为正统兵家传人,蒙武虽然认同了嬴成蟜的战法,但其心底最深处还是以杀人数占了春秋战国死伤人数一半的人屠白起为兵家之最。
心中如此想着,早年就为王齮护着的他却是没有说出口。
争论这些有什么意义?老人嘛,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