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聂兴向西北战区征调了三千精锐骁勇,再加上暗卫和东厂的人手,总计约有五千人,足以确保朱高煦在草原上面横着走了。
自从朝廷上一次北伐打残了鞑靼与瓦剌之后,草原上面的各大小部落要么望风而降,要么就是向西迁徙,躲得远远的。
当然,也有不少部落向东潜入了辽东。
不过总体而言,现在大宁到岭北之间这片草原,还是比较安宁的,基本上看不见什么游牧部落。
毕竟人家也不是傻子,他们也怕啊!
强悍如鞑靼部落和瓦剌部落,都被大明王师杀得险些灭族。
他们这些细胳膊细腿儿的,又怎么敢和大明叫板?
更何况自从鞑靼瓦剌相继覆灭之后,蒙古正统大汗也就此断绝,黄金家族血裔全部蛰伏,偌大一个蒙古瞬间四分五裂,也没人胆敢挑衅明廷的威严。
朱高煦当即带领五千将士,踏上了前往岭北的行程。
这一走就是整整大半个月。
不得不承认,草原上面气候确实恶劣。
白天温度高得出奇,夜间却又骤然降温。
倘若不是朱高煦与这五千将士都有充足经验,只怕转眼就会病倒了。
聂兴忍不住心生窦疑,那个岭北布政使于谦真就这么重要嘛,太子爷宁愿吃苦受罪也要千里迢迢地赶去见他一面?
于谦此子,聂兴还是有些印象的。
当年太子爷还是汉王爷的时候,奉命监国理政,而于谦就是汉王监国期间赴京赶考,渐渐进入了汉王爷的视线。
只是这位汉王爷有意打压人家,将人家名次压得极低。
这之后于谦也被朱高煦发配去了交趾为官,从底层县官开始做起。
于谦在交趾干了三四年,政绩颇为突出。
然而恰逢原岭北布政使杨荣被朝廷召回京师,相应地汉王爷扶持于谦坐上了岭北布政使的位置。
其实按照常理而言,岭北布政使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