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叹了口气,便继续巡视起了考场。
他已经命人取来了同考官的履历资料,却是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
毕竟这十八个官员,都是清一色的程朱文官,名教子弟,谁都有嫌疑!
蹇义那个老东西,还真是好手段,在这种事情上给自己上眼药!
同考官这条路不是行不通,而是需要锦衣卫去查证,需要时间。
所以朱高煦只能亲自带队,在考场巡视了良久,不过也没看出问题来。
这他娘的,自己好歹也是经历过后世九年义务教育的杰出学子,什么样的作弊手段没有见过,结果巡视了考场大半天,竟然丝毫没有抓到关于科举舞弊的端倪!
这就有意思了啊!
那帮老阴比,究竟是通过什么手段,来助举子舞弊的?
正想着,朱高煦不知不觉地又走到了于谦号舍。
只见这小子正聚精会神地奋笔疾书,朱高煦也没有出声惊扰,而是蹑手蹑脚地站在他身旁,偷偷摸摸地看着。
嗯……这是公羊的第一题,“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于谦的破题思路,很是清晰直白,总结起来就四个字——尊王攘夷!
妥了!
于大爷就是牛逼!
朱高煦有些庆幸地笑了笑,幸亏于谦如今年纪尚轻,思想还没有僵化,还有重新培养的潜力。
古代的一些贤臣名相,之所以青史留名,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于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并且敢于和当时的主流旧制唱出不同音,比如张居正,比如王阳明!
而于谦于大爷,就是当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人物。
正想着,于谦突然抬头,伸手指向了盛放蜡烛的瓷碗。
不过他眼角余光瞥到自己身边站着一人,手中动作顿时一僵,扭头看着眼前这位身着蟒服、满脸横肉的威严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