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使大明朝的国力继续沿着鼎盛的轨道发展。
并且正是因为大人的卓越政绩,使得大明阁臣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由原来的皇帝办事员,转变为了具有丞相性质的辅臣,他们因此被史家视为名臣。
明代著名学者焦竑评价曰:“西杨(杨士奇)有相才,东杨(杨荣)有相业,南杨(杨溥)有相度。故论我朝贤相,必曰三杨!”
要不是这三位贤相死的太早,朱瞻基那个混账儿子,只怕成不了“大明战神”,搞不出丧权辱国这种事情。
现在杨士奇与杨溥还在大牢里蹲着,只剩下一个杨荣在内阁独立支撑。
都是人才啊!
这样可不行啊!
那可是西杨与南杨,让他们继续蹲大牢,有点大材小用了。
至于解缙这个明朝第一大才子,把他扔去编纂永乐大典,或者进国子监教书育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朱高煦正想着,只听得金忠缓缓道:“杨士奇心思缜密,以布衣之身入翰林,谈事有灼见,皇上对其人才华十分看重。”
“加上杨士奇之前也在兵部任事,对兵部也是十分熟悉,所以老夫斗胆向汉王殿下举荐此人,暂代兵部事务!”
毕竟在立嫡这个问题上,杨士奇一直都是力保太子朱高炽,与自己理念相合。
此刻无辜入狱的三位贤才,杨士奇、解缙、杨溥三人,均是鼎力支持朱高炽的太子党。
但是,解缙为人恃才傲物,高调张扬,多次上奏弹劾朱高煦,以致于被朱高煦怀恨在心,永乐九年就被捕下狱。
而杨士奇却不一样,此子聪明太多,讳莫如深,不热不冷,没有人能看出他的真实想法。
二人这一比较,金忠自然更加欣赏杨士奇。
至于杨溥此子,为人太过谨慎,有时就连上朝时也总是低头循墙而行。
凡事过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