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了会好多老师都议论:“这个李文军办的学校,真是跟别人都不一样。”
“因材施教,不就是这个意思吗,大家都知道是对的。只是其他学校没钱没人,不敢这么干而已。”
“是啊。主要是他有底气。去当建筑工人也好,工厂工人也好,技校读书也好。他都可以解决啊。”
“以后说不定还能搞个大学出来。那才是一条龙,齐了。”
------.??m
陶光明没问李文军跟跳跳讲的电子厂的事情是怎么回事。
他大概觉得李文军是为了说服跳跳瞎编的。
李文勇每天伏低做小,保证以后再不给跳跳压力,就这样,都花了好多天才让柳冬梅消了气。
现在柳冬梅越来越硬气了,主要她成了妇产科的主任和市里都能挂名的年轻专家,前途无量。
相比李文勇自己,好像自从当上了矿长以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了。
直到他开始给玉器厂稳定供货以后,矿区的财务状况才慢慢稳定下来。
按照现有的人员配置,应该再过个三五年都不会有问题。
可是三五年以后呢?
他也才三十多岁,到时候怎么办?
还得想个别的法子。
他觉得自己像是被赶上了轮盘的小白鼠,要拼命地跑才能稳住,不然就掉下来。
也忽然明白,李文军不停的开新厂子,搞新技术,新产品的目的。
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所以他才着急上火。
-------
李文勇今天吃晚饭特地叫住了李文军,说:“我有个事,想问问你的意见。”
李文军点头:“嗯。你说。”
李文勇:“我想在矿区的地里和山上种果树,为矿区增加开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