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光刻体系。
结构上和以前的duv都还相当类似,完全成熟的技术。
不像阿斯麦的euv光刻机因为没有可以让极紫外线通过的镜头,需要使用反射,能量损失极为严重,每次反射都要浪费30%左右,最终只有2%的利用率。
体积增大的同时光源的高功率还需要配套冷却系统,几乎是相当于完全新开一条赛道了。
所以其实王易这边的euv光刻机出来的还要更早,而且效率和良品率也要远超!
“可是他们也有euv了呀,硅基芯片的物理极限都快到了,老板,人家要升级嘛~”
林诗琴的话也让王易有些无语。
她应该能够知道,王易在量子计算的提升上对她是有一定限制的。
毕竟量子计算的算力指数加成,配合王易的新公式算法,很容易导致失控。
但经典计算机的算力提升,王易肯定还是不会给她什么制约的。
euv光刻机,分辨率远远超过了duv光刻机。
采用的是13.5nm波长,已经接近x射线的极紫外线,.??m
理论上已经能达到硅基芯片的极限!
要知道单个的硅原子也就是0.12nm,还要考虑电子隧穿效应,所以目前正常的观点中,1nm差不多就是硅基芯片的极限了。
当然,当初20nm的时候隧穿效应就已经出现,通过结构调整解决的,说不定等到1nm工艺后又找到了解决办法。
可即便这样,0.12nm的硅原子大小也摆在这里,总不可能把原子分开。
这种情况下,所需要考虑的要么就是通过叠加芯片数目来增加晶体管数,采取新架构和新的方式,要么就要考虑其他材料了。
比如碳基就是一个方向,但碳基有待解决的问题太多了,麻烦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