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如此?可是,仓舒觉得二哥行事虽然我也多有不同的看法,但大义之上,尤其是兄弟手足,父母之恩,这还是二哥的底线的......那次龙台别院之事,不就是最好的证明么?”萧仓舒说着抬头,似征询郭白衣的意见。
“世事无常......人心难测......但愿萧笺舒能守住他所谓的底线吧......”郭白衣叹息道。
“可以左右灞城局势的除了你二哥,还有一人便是中书令君徐文若,此人生性纯良,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心有大义......只是,这段日子以来,我总觉得越发看不清楚他的为人了......所以,徐文若说什么,可全听,但不可全信......至于能信多少......仓舒你要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你可记住了?”
萧仓舒点了点头又道:“仓舒记住了!”
“其三,你既回灞城,要多看多听多学,你如今已然快十六岁的年纪了,这样的后方提调钱粮辎重之事,早学对你有益......仓舒你聪慧机敏,只要肯学,定然后来居上,想必用不了多久便会后来居上。只是你需记住,无论决定什么事,或者你发觉有什么你觉得不对的地方,先要隐忍,绝对不能以你一己之力阻拦萧笺舒或者徐文若。”
“那就坐视不管,任凭他们错下去么?”
萧仓舒不以为然,反问道。
郭白衣苦笑一声道:“灞城之事,事关大军持久深入渤海作战,所以你父亲我主公的大军想要彻底摧毁沈济舟和他的势力,那灞城自然不能乱,灞城安,则大军无可阻挡,灞城乱,则大军危矣。所以有的时候,只要不是事关大局的事,适当地做些妥协也好,虽然眼里不揉沙子乃是君子之道,但学会保全自身,趋利避祸,稳定大局才是真正的上位王道!”
萧仓舒缓缓低头,沉吟不语。
“当然,文若此人,我还是多信他的......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因私利而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