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似乎语重心长的告诉自己,渤海城是自己的根基,一定不能乱,所以淳将军肩上的担子比他们上战场的那几个人更重,一定不要负了他的期望和重托。
淳庸嘴里虽然不住的表态,一定不负大将军重托,认真贯彻落实留守渤海城所有的既定战略决策,牢牢把握渤海这最后的红线,一定守好渤海城云云。
但心里就一句话,劳资信你个大头鬼就是要老子蹲在家里,啥好事都不带着我......
所以,最初时这淳庸是窝火憋气,在大将军府议事时笑脸相对,出了大将军府,那脸就拉的跟鞋拔子是一对孪生兄弟一般,仿佛全渤海,不全大晋都欠他银钱似得。
回到自己府上更是吹胡子瞪眼,每天不摔俩盆子四个碗的话,浑身膈应。
对下人也是张口就骂,抬手就打。连他宝贝儿子淳显都有点害怕他,能躲着就躲着。
那年头是没有狂犬病,要不然真会觉得是不是这长戟卫副督咬了狗了......
狗他是没咬,其实就是红眼病,心里嫉妒到自己只想啃两口那几个武将才算解气。
可是后来,大将军带着四大骁将和能带的兵力呼啦啦走了之后,淳庸发现,嘿,自己留渤海,还真就留对了。
军权在握,在渤海的官员,哪一个不得恭敬着?敢惹淳都督,不想混了吧!有作威作福的机会,必须不能放过,能作死绝对不留活的余地。
淳庸这整日撇嘴瞪眼,作威作福,这渤海城都有点小了,几乎装不下他这位大神了。
不过,还是有人暗骂,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小人得志,真还把自己当成人物了。
呸!什么东西。
后来,文良、颜仇这哥俩,一对儿都做了鬼,战事塘报拍在淳庸的桌案上的时候,他更觉得自己留守渤海是多明智的选择啊,要不然到时跟这俩死鬼学,把命混丢了,才是真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