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展鹏原以为只需要一个月,就能把擎天巨柱扫描一遍,可没过几天他就发现,自己的估计实在是太乐观了。
一个月是机器人从顶端垂直扫到根部的时间,而那根柱子的结构比想象中复杂得多,一旦遇到膨胀或收缩结构,机器人就要在水平结构上浪费大量时间,仔细算算,恐怕两个月都未必能扫完。
若是能进入巨柱内部,再扫两个月都是短的,一个搞不好,耽搁半年都不奇怪。
欧展鹏把面临的情况上报总部,三巨头商量了一阵,给予星舟号异常明确的答复:全力扫描巨柱!
换句话说,不管征讨七大文明的战争还是别的什么乌七八糟,全都不用星舟号管了。
而且后续的任务也都安排好了,等扫完了这根柱子,毕宿五那颗行星也要扫上一扫。
精确的扫描比对,有利于下一步的研究。
军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相应的研究团队以最快速度建立起来,没多长时间就送到130星系。
同时抵达的还有一艘科考船,这艘船最大的特点就是搭载了一套小型轨道电梯。
没错,就是轨道电梯。
由飞船充当轨道空间站,底舱打开,超高强度的缆索直接垂到预定登陆点,再用小型梯厢把人员和物资送到地面,论速度肯定没有登陆艇快,却胜在简单方便,成本低廉。
据说,这东西是军方为星际移民开发的新技术,还没用在移民船上,倒是先在科考船上开了张。
随后,就是日以继夜的输送物资,将一批设备和机器人送进遗迹,先在墙面上打孔,再打栓固定,最后组合特制的房间——检测发现,遗迹内的辐射强度远远小于外界。
最终的成品就是一座固定在墙壁上的小型科考站,可以容纳8到10人长期驻站工作。
如果牺牲一点舒适性,可以将人员总数提升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