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是之前同期两倍多。
由于产量提高,精盐大面积制作,很快第一批精盐要上市了。
但在此之前,要定好价格。
价格是很关键的一环,一旦上市再改难免会让人觉得乱来。朝廷还是要稳重一点。
所以,针对价格,赵枢仔细思量了。
随后,他将价格制定了。
他的精盐,生产的时候就划分了三档。
一档为普通盐,生产了4000万斤,定价一斤15文。比之50到70文的价格低了不少。
这个是走量的普通盐。质量比市场上的要强。
一旦上市,质量好的盐价格又低,足以颠覆大宋整个盐市场,让人疯抢!
其次,就是中档精盐,生产了2000万斤,定价500文。
这个是给有钱人购买。
实际上普通盐和中档差不了多少。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性价比不高。但有钱人追求不一样,他们会购买这种。
最后一种,高档精盐。生产了300万斤,定价一斤一贯。这个就比较贵了。
高档精盐很贵,专门针对有钱人,属于奢侈品。
即便是宋朝盐商也不敢将盐价格定这么高,只因为他们的盐质量有限,市场肯定不买账。
赵枢的高档精盐在过滤,提纯方面会多一些繁琐的工序时间,口感更好。
对于赵枢的定价,颠覆了盐司以往的情况。
低的低,高的又如此吓人吗?
盐司的韩木吕等人不敢相信。
但出于之前赵枢一系列操作,他们敬佩有加,所以王爷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盐司现在是赵枢管理,大量的盐已经运送各地官店等待上市出售。
不过,在价格上,还需要宋徽宗来最后决定,毕竟盐价更改不是小事。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