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黑块,换煤球时用新煤球往下一压,灰烬就可以落入灰膛。
而且关好炉门,炉灰也不会乱飞,又方便又卫生。
发现这点,于是他便开始组建团队大量生产。
很快,新煤球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烧煤一天要抖灰,添煤好几次,烧蜂窝煤不需要天天生火,又不需要常通火,抖灰,于是黑烟滚滚炉灰飞扬的恼人现象就完全没有了。
一个五六口人的家庭,每月烧煤一般需要300多斤,而烧蜂窝煤则只需要200多斤,还省了引煤的木材。
如果按照全国范围来算,节省的资源相当客观。
当然,还有人传闻蜂窝煤是以前一个叫王月山的伙夫在上世纪20年代发明。
他观察到灶里的煤火燃烧不旺时,只要拿根铁棍一拨,火苗从拨开的洞眼窜出,火一下就旺起来。
后来,他用煤粉做煤球煤饼时,有意在上面均匀地戳几个通孔,不仅火烧得旺,而且节省燃煤,蜂窝煤就是这样被发明了。
总之,如果大宋有了蜂窝煤,每年不但可以节省大量资源,还能利民。
让百姓们过的更好。
而蜂窝煤,网络上有人提议让赵枢和官家合作,五五分成,他开工厂,官家出煤材料。卖出去的钱一起分。
别人不敢,但他是皇子,这个法子利民,又是皇子想出来的问题不大。
但也有网友觉得还是自己开厂出手利润更客观。更好利用亲王的身份。
古代煤矿不像盐管制的那么严格,自己就可以卖,即便被有关部门发现,谁还能找皇子的麻烦?
对于这点,赵枢觉得可行。
便是又记在笔记本上,只要是他过去要做的事情,赵枢都会在单独的页面上记清楚。
有了蜂窝煤,煤炉就很重要了。
因为蜂窝煤配合煤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