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
“不错,练了一副好身板,听说你现在已经是凤字营校尉了?”
“是。”
“上过战场,杀过燕贼?”
“杀过,北凉军律,以军功封赏。”
顾平安老老实实地点头回话:
“不砍几个燕人的人头,升不了官。”
“你是北凉王的儿子都不行?”
“谁的儿子都一样。
为将者身系万千将士之性命,倘若无尺寸之功便升任将军,那是视将士们的性命如草芥,为祸江山社稷。
所以北凉军中所有将领都得凭借战功升官。”
“哈哈哈,说得好。”
尘尧大笑出声,看向一众朝臣:
“平陵王像他一样年轻的时候,跟朕说过一模一样的话,为将者只能论功封赏。”
“你的兵法是谁教的?”
“爹教的,还有褚将军、游将军他们都会教我。”
“只练武,可曾习文?”
“文武皆学,诗词歌赋都懂一些,四书五经亦曾熟读。
文科可入京参加科举,武能领兵驰骋疆场。”
顾思年脑门一黑,自己这个儿子看起来老实,实则心高气傲。
“哎呦,好大的口气。”
尘尧笑眯眯的说道:
“那皇爷爷考考你,何为治国之道?”
众臣面面相觑,问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治国之道,考题也太广了些吧。
出人意料的是顾平安很认真地回答了四个字:
“选贤,安民。”
短短的四个字让在场臣子都抬起了头,目光中流露出一丝诧异。
“何解?”
“贤才者,国家之栋梁,社稷之卫士。为君王者不必事必躬亲,选贤能各施其才方为上策。
故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