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个道理难道他们不明白吗?”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吗~”
尘尧目光微凝,神情出现了些许变化,将这句话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才抬头发问:
“如今北荒兵力调走了几万,而燕军又增兵数万,更有二皇子申屠瀚坐镇前线,此消彼长,我大凉的兵力已不及燕军。
太傅大人觉得,咱们该不该增兵北荒?”
老人很肯定地答道:
“为确保北荒战事万无一失,定要增兵,为顾将军添一助力!”
“增何处兵马?是从琅州雍州征召青壮,还是从北境其他四卫抽调大军?”
“老臣以为,该从京军中抽调几卫精锐,赶赴北荒参战!”
“调京军?”
不仅是皇帝对这个答案感到诧异,就连边上的高渝与小全子两个太监也有些疑惑,放着北境的兵马不动,要动京城的兵马?
“理由。”
面对皇帝的询问,司马仲骞犹豫了一下说道:
“请陛下屏退左右。”
尘尧的眉头微微一皱,但还是轻轻挥了挥衣袍,高渝那帮近侍们很识相的退了出去,偌大的御书房里只剩下皇帝与司马仲骞二人。
司马仲骞这才说道:
“陛下,北境战事虽然主要发生北荒,但其余各州亦有被北燕侵犯的风险,调另外四卫的边军增援北荒乃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并无助力,反而有可能被燕人逮住空子,攻破北境防线。”
“这个问题秦王也曾说过,他也建议从京畿十二卫中抽调兵马。”
尘尧轻声道:
“可京畿十二卫的将领士卒大多眼高于顶,亦有不少将门子弟,心高气傲者很多,这些人怕是容易与边军士卒之间起矛盾,影响战事。
另外,京军就未经战阵,只怕这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