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好。”
顾思年背着手道:
“只要召之即来,战之能胜,就够了!
眼下虽无开战迹象,但我总觉得那一天不远了,咱们该把拳头捏紧,随时准备开战。”
游康插了一句嘴:
“将军的意思是,要扩充各营主力了?”
“对!”
顾思年有条不紊的说道:
“即日起从六万兵马中拣选精锐,补充到各主力营。
游弩营保持三千人不动,骑军凤字营、望北营、陷阵营、白羽营、轩字营,步军先登营、殇鼓营、安雍营全部扩充至五千兵马。
左右骑军扩编至一万人,作为咱们手里规模最大的野战骑军使用。”
“诺!”
“骑军五营、步军三营,外加左右骑军总计六万兵马,剩余四万人中还有一万骑军,分别驻扎边关各城,作为机动兵力。
三万步卒一分为二,由楚老将军、萧老将军指挥。”
一句句整军方案从顾思年的嘴里蹦了出来,这是他早就想好的。
其实那六万兵马虽然一直没有编入各营,但领军的将校们几乎都出自各主力营,扩充整军不会有丝毫麻烦,短时间内就能完成。
仔细盘算一下两卫的兵力,你会发现十万边军中骑兵占了六万,这在以前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别看骑军是六万,两卫手中能用的战马足有十余万匹,供大军轮换备用。
如此巨量的战马都得归功于一个人:
琅州别驾苏晏清。
苏晏清以前在琅州就是管养马的,别人都看不起这芝麻大小的官,甚至嘲讽其为弼马温。
可苏晏清明白,边军想要强大,马政乃重中之重!费心费力的将养马的各种细节、要点都给摸透了。
没有马,哪来的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