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乃至于能携手共进,定然能大大繁荣徐州。
而且商会的发起者将会拥有极大的转圜余地。”
洛齐深深地望了自己的未婚妻一眼,岂止是极大的转圜余地!
这商会一旦形成,简直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要么加入商会求存,要么祈祷商会没有盯上自己,要么被挤兑至死。
但是同样的,正如糜贞所说,加入商会之后的好处也是很多的,仅仅携手同进这一点对很多抗风险不大的商人来说就相当的珍贵了。
若是有了商会,那借贷之类同样方便了许多,许多小商人只要听话甚至能够得到扶持,有一些大商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边角料就会落到他们的手中。
最重要的是,这能极大程度上的保护徐州本地商人,一旦徐州开始实行,那些见到其中好处的势力都会跟进,不过这玩意可不容易搞,需要对经济颇有天赋才能搞明白。
洛齐思索了一下说道:“民间自发搞这种行会是不行的,还是要挂靠在官府之下,不过官府一旦插手过多,就会形成先汉时的平准均输司,那就会走上先汉的老路。
之后我会去和玄德公提这件事,由你们民间商人自发组织,之后接受官府的监管即可,尤其是大额商品的流通,都要向官府汇报。”
自后汉以来,皇权虽然不振,但这么庞大的行会当然不可能真的让民间自己去搞,不过先汉的平准均输司,这百多年几乎被批烂了。
除了想要无条件享受的皇帝和上下其手贪污的官吏,大多数儒生都不想再走回平准均输司的老路、。
洛齐主要学的是齐法和春秋,也不太赞成恢复平准均输司,走回官府掌握一切物资的局面。
他一向认为,官府只要监管好那些囤积居奇的行为,在关键时刻能调动这些力量就足够了,民间有无数的人才可以自我调节这个系统。
比如自己怀中的小未婚妻,小小年纪竟然就有这样的见识,怪不得糜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