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契丹一样求和是丧权辱国的大事,言官们收到穿上风声肯定只会把他骂个狗血淋头,正事一点都办不成。
这仗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打了,朝廷跟他们打了几年,又修陵又盖宫殿现在是驴粪蛋蛋面上光,穷得都快揭不开锅了。加上文武官员离心离德,西北战场一败不如一败,再打下去徒损国力,于国于民没有丝毫的好处。
正因如此赵祯顶着群情汹汹召开了这次密秘会议,如果这一切是真的,那夏竦送来的这个情报就太关键了!
赵祯令黄门宣读了夏竦送来的密折。
在列的都是朝廷要害部门的重量级人物,本来奇怪为何朝会上不当面讲清楚,又特意将这些重要大臣留了下来,私下开了一会小会。果然是事关朝廷命运的大事!
“众卿表一下态吧!”
赵祯不用明说众人也知道,对和谈有什么看法?
现在就是要表明立场了,自古以来这种时候都会分成两派,要么主战要么主和,为了避免日后在朝廷上没人支持,官家往往也会私下先探探百官的态度。
一群人没有提前交流就分成了两派,六部的文官们极力反对和谈,枢密院和三司的长官全都明确支持和谈。
果然又吵起来了。
还没等赵祯开口,两拨人私下议论着就吵了起来。
主战派表示:“前有契丹和谈在先,现在又与西夏和谈,他日若是又出现一个非法政权打不过难道继续和谈?那堂堂大宋的颜面置于何地?何人会对朝廷的威信信服?”
主和派也表示:“面对西夏三场连败耗费国库钱粮无数,朝廷财政收入难以为继,打仗打的是钱粮,现在国库空空如也拿什么去打仗,死要面子活受罪,与其况日持久地打下去,不如花一点小钱如同契丹一样把这些西贼打发了!”
主和派以六部的文官居多,这些人多是进士出身,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