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成名高手。
这自是顶好的前途。
可见曹家兄弟是用心为他们寻出路的,而且也有能力寻着好出路。
“曹哥。”
“五郎。”
谢长林也在回忆,想到往日聚会时,曹仁曹信规划的美好蓝图,描述的美妙前景,一时出神。
这样一想,迁家反倒是小事。
……
“迁不迁都行。”
“但是愿意迁去长溪湖的,往后肯定跟我们曹家更亲密,彻底绑定,我们以后也可以多下力气更多帮衬。”
“不愿意的,也不强求。”
“时常日久,自然就淡出,各家子弟也不用继续上心培养。”
曹信跟大哥聊起建庄、迁家事宜。
他将这一次建立曹家庄的事情,当成一次考验,一次筛选,要看看依附于曹家的这些人家,有哪些愿意全力支持,又有哪些重重顾虑推三阻四。
以此作为进一步筛选。
愿意抛家舍业跟过去,筚路蓝缕重新起航的,自是‘从龙功臣’,往后可以重点培养。
反之——
人弃我,我弃人。
“小贤说的没错,你一个人有八百个心眼!”
曹仁听的咂舌,没想到曹信在这里还打了一重埋伏,他苦笑一声,摇摇头道:“不过结果还不错,听我一说曹家庄初建正缺可靠人手,38家都愿意无条件举家搬过去。”
雇佣做工。
资助习武。
操办前途。
曹仁曹信对这些人家,可谓再造之恩。再加上各家都是精挑细选的良善人家,这一次曹家说要人,他们纷纷第一时间响应。
可见兄弟俩没看走眼。
曹家庄前期有这一批人,就可以将框架搭建起来。随后再在储备名单中的31户人家中雇佣人手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