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进入下半年,“空间光能电站”正式启动,人类的火箭发射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为频繁的时代,九州蓝箭的可回收火箭产能拉满,规模化效应起来之后,总体的发射成本也跟着进一步大幅降低。
今年下半年主要就干一件事情,那就是将一个前置空间站送抵至地球同步静止轨道上,而且需要有航天员轮班常驻于此,这个空间站就相当于是工作站,负责协调“空间光能电站”的建设。
整个工程组件都是模块化的,通过可回收火箭先发射到低空轨道上的“轨道礁空间站”,这个超级空间站也成为了临时的太空转运中心和加油站。
九州蓝箭现在已经掌握了初级版的“太空运输船”,不过只能在外太空往返,无法进入地球大气层,说是太空运输船但就是一个太空舱。
它的作用就只有一个,在低空的轨道礁空间站与高空静止轨道上的前置工作站之间来回往返。
整个的流程就是火箭把物资从地面送到轨道礁空间站转运,然后通过这些标准化的太空运输船送达高空静止轨道上,跟这里的空间站对接,物资送达此处会有航天员专门处理,接着就是模块化拼接空间光能电站,就好像搭积木一样。
……
时间一晃,2o24年12月份,首个实验性质的空间光能电站圆满成功,这是阶段性的伟大胜利,比原计划的2o25提早一年完成,本来这一阶段任务计划是在2o25年完成的。
但架不住东方大国的工业产能太强大,连东大都发现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首个实验性质的空间光能电站圆满成功之后,计划也顺理成章的推进到下一步,真正的永久性在轨运行的商用级空间光能电站于2o25年正式启动,计划在2o35年前后建成并投入试运行,目标是在2o5o年前后成为全球发电的主流。
随着2o25年收官,东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