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齐承隧不明白,“原先茶马互市就是由朝廷主导,与成为茶商有何不同?其关键还是要重惩走私。”
“不一样。以往朝廷主导茶马贸易,以茶换马之后就截止了,但马最终还是要成为银子,这样朝廷才好向百姓交代。不知二位如何理解陛下思路,其实有许多事,陛下是要‘以利驱人’。茶叶换藏马、藏马换银子,银子再去购茶叶,关键是要将这个链条理顺,”
王禀疑惑,“若是要将马卖掉,何必需要太仆寺,子充先生自己就可以卖掉马。”
“朝廷西北用兵,马的数量不足,这个时候我作为四川巡抚如何能将马卖向民间?”
“可私茶还是会泛滥。百姓换了马,总可以自己于民间交易。”
费宏对答如流,应是提前思考过,“小商人走私,一来数量少,不足为虑,二来朝廷大规模交易,所能议得的价格必定比他更好。而若是大商人走私,朝廷可以惩治,与民无害,如此即可。”
这里面有个细微的差别,即费宏想要借鉴近来越来越多的‘皇商’来成立茶商,加入这个竞争。用生意而非政令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以往官府的行动都是行政思维,费宏看了这么久皇帝的思路,隐约也能摸到点什么。就像梅记在杭州,朝廷在行海贸,与此同时也允许民间这样来做。
为什么?
既然海贸赚钱,为什么不全部由朝廷控制?
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官府要给百姓活路。
四川的百姓也要有活路。
这个活路,要从茶上面来,茶能换得马,马能换得银,如果官府成立茶商,再与太仆寺建立以马换银的渠道。
茶,不就是变成银子了?
不过这种从行政到市场的转变非常细微,而且与先前朝廷主导茶马互市的模式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
要说有,就是以往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