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不知道的是,这个合同的来历是多么的无厘头。
完全是一个大傻逼拍脑袋的想法。
半个月前,江东造船厂总经理易冷对着地球仪发呆,忽然拿出记号笔,从江尾往东北方向画,穿过朝鲜海峡抵达日本海,再向上通过库页岛走白令海峡,从北冰洋绕到欧洲,这样一来,航线比走好望角要近,也比走地中海红海马六甲海峡要近。
他就把马晓伟叫来,问他咱们能不能生产走北冰洋的货船,开拓北极航线。
马晓伟都不想搭理这个外行,你当全世界的航运人都是傻子么,放着近的不走走远路,北冰洋能走的话,早就开辟航线了,那地方是极端气候,常年冰封,货船没有破冰船开路护航寸步难行,送一船货物下来,成本翻了十倍,那值哪不值吧。
“可是如果正常航线被切断了么?”易冷说道,“所有的航线都走不通,只剩下北冰洋可走,我们却没有船,那该怎么办?”
中国确实没有船,只有一艘雪龙号还是二十多年前捡的漏,当年苏联为了极地航运建造的八艘破冰船之一,在乌克兰赫尔松造船厂建造,九三年被我国采购,经过两次改装,现在是我国唯一的极地考察船。
马晓伟说:“你这是极限思维,把问题设想的太极端了,真到了那个地步,都世界大战了,还走什么航运啊。”
易冷说:“你说对了,我就是极限思维,这不正是咱们造船人应该替国家着想的事情么,陆运毕竟受体积限制,如果有极地标准的运输船,那么我国就能在”战和欧洲盟邦互通有无了,起码要储备相应的技术才行啊。”
马晓伟说:“这个我同意,先研发,造不造的另说,起码得有国家的订单才能开工吧。”
于是就有了极地货船的研发任务,实质上也不指望船厂的技术员们把破冰船的图纸画出来,就是给他们一个猴儿牵着,手头有事忙,别胡思乱想。
至于这段时间江尾造船厂工人干部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