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压了建造好的钻井平台,账上没钱,每个月光利息都还不起,工人们已经三个月没发工资了。
江尾造船厂行政大楼,一群供应商等在会议室,他们在堵高明,每个人手上都拿着财务盖章签字过的付款单,就等高总签字拿钱了。
秘书告诉供应商,高总去省里开会了,资金问题马上就能解决,你们先回去等消息吧。
供应商们说不,我们就在会议室打地铺,高总一天不来,我们一天不走。
秘书说那行,我去给你们拿毛毯。
连工资都发不出,拿什么给供应商,就算破产清算,供应商也只能排在最后算账。
此刻高明确实在省国资委,他心力交瘁,整个人像是衰老了十岁,两鬓全都白了,偌大一个企业帝国,在秦德昌手里能风生水起,能力挽狂澜,怎么到了自己掌权就要分崩离析呢。
国企是国家的,不是他高明私人的,出了这档子事,国资委主任陆天明也心焦,他得挽救这家企业,所以召开了一次会议,想听听兄弟企业的意见。
在座的有江东造船和近江造船的高层,易冷也正襟危坐在其中。
“破产已经不可避免。”陆天明说,“现在就看怎么剥离不良资产,把损失降到最低,袁董,你有什么想法?”
袁敏是财务出身的董事长,眼里只有财务数据,她列举了本厂的流动资金和负债,表示实在没有能力接这个盘。
“老武,你说两句。”陆天明点将了。
武庆山是董事长兼书记,他党性很强,来之前就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替领导分忧。
“我们愿意把江尾造船厂接过来。”武庆山说。
“有什么条件?”陆天明拿起了笔准备记录。
“无条件接收。”武庆山恳切道,“资产和债务一起接收,还有所有的职工,我们全都接了,只是资金上会有缺口,可能要吃一段时间稀粥,但我们有信心撑过去,陆主任,我愿意立军令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