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送的几封信,他都一一看过了,里面详细介绍了四明山寨的弊政,以及改革四明山寨弊政的方法。
能看出四明山积弊的人,不少。
但能想出一套行之有效改革四明山弊政的人,仅有徐行一人。
徐行让出统兵之权,他明面上看似不喜,但实际上,心里却满意至极。
不掌军,只搞内务……,徐行永远也威胁不了他。
相反,还能借徐行之手,壮大四明山。
“四弟……”
“是个懂进退的人啊。”
姚当内心暗喜。
“是。”
“大哥。”
威天王稍思索了一下,当即领命。
让他去驻扎稻梁山,看似是防范孙成祥的飞捷军。但他又不蠢,一眼就能看出,这是悼天王在暗示他,让他给徐行腾位子。
不过,他不是什么贪恋权位之人。
在知道徐行是个贤才后,就已经有了退位让贤的心理了。
再者,姚当亦没亏待他,又拨给了他两行旗。
怎么算,都是他赚了。
搞内务……,劳前劳后,哪有实打实的兵力增长来的让人舒爽。
……
一直商量到深夜。
权力交割、划分终于完成。
偏厅内,姚当挥手让众人退下,然后让威天王、坤天王二人守门,待房内只剩下他和徐行二人时,他盯着徐行,目光灼灼道:“四弟,你可是对愚兄还有防范之心?为何信中所言皆是内务,毫无大略之计?”
搞内务是好,不强大四明山,就没有天下争雄的本事。
然而此刻四明山寨,或者说十八路反王、四十六路烟尘,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反抗朝廷的大略,或者说分析天下形势,取得天下的一个宏大战略。
例如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