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不坏神功的威力,邀月怜星当然听说过,进攻之时绝无半分留手。
碰撞之声不绝于耳,如编钟,似玉磬,沉稳厚重却又清脆悦耳,如潺潺流水的小溪,似波涛汹涌的大海。
李瑾瑜的进攻一浪接着一浪,比钱塘江的大潮更加汹涌、更加澎湃,如千军万马,如万箭齐发,如冲锋陷阵。
邀月怜星毫不畏惧的以攻对攻,李瑾瑜轰出多少力气,她们便用相同的力道迎上,绝不稍稍后退半分。
让人感到诧异的是,即便处在金刚变身的状态,李瑾瑜仅凭气血之力,仍旧可以扭曲山洞中的水汽,造成如梦似幻的幻觉,让人觉得惊诧不已。
在邀月的感觉中,李瑾瑜的强招片刻不停轰向自己,恍忽间,好似看到李瑾瑜战场之上持枪冲锋的英姿。
在怜星的感觉中,李瑾瑜的双手好似有玄奇的魔力,每一次对招,都能感觉到心神动摇,竟越发的心神慌乱。
明明是强招对轰,却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感,斗到激烈之时,又好似弹奏起铁琵琶,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让人觉得回到古战场。
迷蒙梦幻中,甚至能够感受到长江之上的水军攻防,感受到那个波澜起伏的年代,粗犷热血的壮志豪情。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虽然这里不是赤壁,但龟山之上是鲁肃的衣冠冢,龟山之内则有瑾瑜。
李瑾瑜处在一个很特殊的状态,可以称之为“武学障”,也可以说是武道境界突破前,无穷无尽的灵光。
可能在生死决斗中无甚领悟,也可能只是看到一朵花,一根草,便能够进入顿悟状态,属于完全不可控。
顿悟本就不可控,但李瑾瑜这种不可控,不仅来时无影,毫无预兆,而且去时无踪,好似被钢刀硬生生截断。
这种浑然无序的状态,更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