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外,于谦划分一片地域作为货物集散中心,招待往来客商。
罗马波斯天竺的商人,送来宝石香料良马,换走中原的茶叶瓷器丝绸。
一来一往,商人获利数十倍。
这些利润可不是全都拿走的,除了在都护府的消费,还必须运来能够修缮都护府的物资,朝廷会根据运送物资的数量,分配购买物品的份额。
运来的物资越多,可以购买的丝绸瓷器就越多,但与此同时,自己能带的货物就越少,利润相应的有所减少。
想要获得最高的利润,必须在物资和货物间有所平衡。
这一点,中原商人做的极好。
原因很简单,中原的商人,都知道官面身份代表极大的利益。
于谦为官清廉,两袖清风,给他送钱他不收,便以送物资的方式,获得都护府的友谊,得到往来的通行证。
中原商人带来的货物少,分配份额就显得无比珍贵,为了获得利润,那些西域商人,也不得不运送物资。
如此一来,焉耆都护府很快便修缮完毕,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比于这些,那些盗匪不过是纤芥之疾,连给李瑾瑜解闷都算不上。
简单巡查两日,李瑾瑜带着一队钦差卫队,直接去往龟兹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