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不滚?站在这里,是替县老爷探听吗?”
车夫满脸假笑:“这就走这就走,阿婆和夫人能好好讲事体,我们老爷的一颗心自是放到肚子里了。”
……
唐阿婆看着那骡车远去,呸一声道:“惺惺作态,为官不正。”
转过头来时,吴邦德已捧着一碗热粥。
“阿婆,这个时辰,寒气已上来了,先喝点汤水暖暖。”
唐阿婆也不表虚礼,接过粥碗,咕嘟嘟喝了几大口,拿袖子擦擦嘴,开腔道:“你们要种的这片地,原是有主的。二十年前,倭人打朝鲜,朝鲜人向我大明求援,朝廷四处调兵,崇明卫所也出了百来号人北上……”
随着唐阿婆的讲述,郑海珠和吴邦德大致明白了。
原来,他们所在的这几百亩地,本是当年北上作为客军的崇民军户的屯田。
大明的屯田和民田,土地性质不同。从立国之初的卫所制度中沿袭下来的军户耕种田,叫屯田。普通百姓耕种的,则是民田。
大明调兵出征朝鲜时,崇明卫所当时有近千在籍军户,被千总送出去交差的百来人,基本都是最底层的老弱之兵,大部分死在战场上。幸存下来的一些,或许不想回崇明受千总的欺辱,就留在东北边境做小买卖。
一晃二十年,几个老兵的后代,回到崇明,要承袭父辈的军籍和土地,却发现,土地已经被最新一任的崇明千总占了。
崇明卫所里的老人们,就指点孩子们找到唐阿婆。
“郑夫人,吴先生,不是老婆子我自夸,我的争讼本事,莫说崇明县,便是在苏州,也未必有几个讼师能比得上。”
女讼师?
郑海珠和吴邦德没有掩饰目光里的惊讶。
他们都在想,自己好歹也是辗转大明各地、很见过一番世面了,今日还真是头一回晓得,南直隶的东边小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