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相”。
“臣以为,剑南道确需大将坐镇,不过若授以节度使,还需慎为之。”
说完了军情之后,牛道骞又一次重复了自己的意见。这也几乎是代表着大多数文官的意见。
剑南道从地理位置上说,南接南诏,西接青唐,作为边陲要地的确需要重兵把手,而原本以南京留守司统兵的权力格局已经无法应对现在的状况。
但蜀中特殊的地理位置,却又不得不考虑。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无论是出川还是入川,都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蜀中可以作为一个四塞险固的独立王国。
历代可是有不少据有蜀中为乱者,朝廷想要剿灭往往需要花很大的精力以及人力物力。
….所以文官的想法是节度使不能设,派遣一个临时的行军总管或者都部署,统领战事即可。
而武将们的想法自然是与之相反的。
毕竟多出一个节度使,对于勋贵武将门来说,就等于多了一个权柄极大的位置。
大晋的文武百官就在此事之上形成了巨大的分歧,从一个月前接到了河西以及陇右方面的情报之后就开始围绕这件事争论个没完。
所以在牛道骞说完之后,辅国公杨继勋立即出言道:“如今战事紧迫,剑南道又是边镇要地,正该设一节度,统管军务。非节度使无以统摄诸军。”
随后文武大员们就围绕这件事是各抒己见,基本是就是文官言说要慎重,但没明着反对。
武将这边是一力主张剑南道建节。
傅津川之前没有参加过这样的小朝会,所以他也没有贸然插话,就坐在父亲身后的位置上,一言不发的观察着堂内的形势。
道君皇帝端坐中位,不置可否,也始终没有表露自己的倾向。
文官之中李辅之和谢佥并没有参争论,始终保持着宰相气度。
武将勋贵这边,作为当朝第一名将的定国公冯神绩没有来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