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份意向书,牛文举没有立即给与回复,即便是面对秦熙然的电话,牛文举也没有明确表态。
“不着急,把以前供货商那边的报价弄来一份对比一下,现在物价涨了这么多,然后弄清楚他们为什么没有供货的原因,我们再做决定,辛苦一点!”
知道了这里面的门道,牛文举期望秦熙然自己能够搞明白这里面的问题,然后再和自己做汇报。
在这一点上面,刘阳那边做的最到位,各种事情都能想到牛文举的前面,并且想好了预备措施,秦熙然虽然是老板,但是思考的东西不是很多。
“好吧,我试试!”
面对牛文举的要求,秦熙然心里有些不痛快,毕竟这些意向书是自己辛辛苦苦谈下来的。
日企这边关系很负责,搞定并不是那么容易,好不容易来了意向,牛文举貌似并不感冒,秦熙然有些不明白了。
….牛文举那边一刻都没有停留,把所有的数据和情势做了图表分析和对比,蔡国兴那边不能再去请教了,一旦让对方觉得自己产生依赖型,以后俩人合作的时候就处于被动了。
基于这些,牛文举索性带着所有数据去了大庆,贺园隆此时走路虽然没有以前那么顺利,但是已经不阻碍行动了。
半小时左右,牛文举才给对方介绍明白当下的情势,面前的一堆数据摆在那里,当然还有蔡国兴的分析。
“师傅,你先喝茶!”
望着贺园隆那边一直没说话,牛文举心里没底。
作为给牛文举帮助最多的人,贺园隆往往很多时候能够做到一锤定音,尤其这次企业独立和扩张,贺园隆起到了一多半作用。
秦熙然那边已经拿到了这些企业的以前供货商报价,在贺园隆看图标和数据的时候,牛文举仔细的看了一下。
“回款周期有些长,和他们谈一下,能不能和我们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