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言,皆是如此。
纪采买的年假同多数大理寺的官员一样,都未用完,原本早些放也无妨,可想到老袁体恤银钱的事还没着落,温明棠便有些不放心。
明日就要放假了,赵大人那里按说就是点头,落个印的事,怎的还没消息?
万事迟则生变,一个印的事,拖了两日还未有消息……温明棠心中有些不安:在掖庭,领每月月钱时被那些管事、嬷嬷苛扣、刁难的情形涌上心头。
虽从宫中换到了大理寺,可不管换到什么地方,这天底下有些事情却是不变的。
她当然不觉得赵孟卓会在这等事上刁难,堂堂大理寺卿,这位过两年便要致仕的赵大人犯不着为了这点小事扣着不放。再者,纵观以往,赵孟卓也不是这样的人。
大事看一看,小事放手下之人去做,才是赵孟卓以往的行事之风。
虽温明棠他们难过老袁的死,于汤圆而言这更是泼天的大事,可在赵孟卓眼里,这当只是一件随手而为的小事而已。
既如此,怎会到现在还没有消息?想到近些时日京城发生的事情,温明棠心中隐隐有了猜测。
杂役们感慨着老袁的事,吃完暮食,开始收拾公厨。
若无意外的话,待到公厨再开火当是要过元宵了,想到元宵,便忍不住想到汤圆。
汤圆母亲姓肖,在世时,众人皆唤一声“肖娘子”,汤圆的名字便取自父母两姓之和,大名原肖,谐音元宵,才有了“汤圆”这个外号同小名。
温明棠站在公厨院子里,没有打搅里头的杂役们收拾公厨。待到杂役们收拾罢,公厨就要落锁了。
纪采买还未过来,如此的话,她怕是要走一趟纪采买家里去寻人问问状况了。
正盘算着明儿除夕要去纪采买家拜访时,纪采买的身影终是在杂役们快离开时出现在了公厨门口。
“过来落个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