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
反倒是朱标带领的在场文武官员们,落在了最后。
进了城,亲军官兵的脚步就发生了变化,更从容了一些,速度也相对快了起来。
原本城中夹道欢迎北征大军班师回朝的百姓们,这时候也渐渐的沉默了下来。
人群中,更是渐渐的有呜咽声发出。
也不知是谁家的父母、谁家的妻子、谁家的儿女在那人群中哭泣。
朱允熥始终是抱着双手,亦步亦趋的跟在太子老爹的身后。
礼,自古有之。
传承至今的礼仪,其目的便是要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去规划一个人。
今天,是大明第一次以全然不同的场面和规格,来彰显这些为了帝国舍生忘死的将士们的功劳,但却不是最后一次。
“过了大中桥,军步就会再次换成正步,出正阳门之后才会再次换成齐步。”
入城之后,大抵是过了三牌楼,走在朱允熥前面的朱标,这才低声开口说了一句。
朱允熥稍稍加快了一点脚步,颔首道:“让父亲劳心了。”
朱标微微一笑,望着街道两侧被兵马司和京军封控之后,只能站在外侧的围观百姓。
他轻声说道:“国之大事,在戎在祀。将士们为国家出生入死,不管是否有过斩获,都是有功与国家的。国家不能忘,也不敢忘。
唯有重典,方可慰藉军心,亦可与百姓明晓,国家非是忘恩负义,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朱允熥轻轻点头。
这一次朝廷对于北征大军班师回朝,所做出的一切准备,他事先并不知晓。
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朝廷定下来的规格。
朱标走的很慢,因为最前面围观的人群里,有一大片百姓突破了兵马司和京军官兵的封控,跪在地上不断的哀嚎着。
那些想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