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暂时的放下了本该去做的事情,纷纷准备着夹道欢迎,亦或是登高眺望瞩目。
正在忙着从应天知府衙门交接,赴任大明第一任直隶总督衙门总督大臣的邹学玉,望着今日混乱拥挤的应天城,脸上却不曾再有半分似往日的那等不悦,满脸红光散发。
甚至于邹学玉还提前行使了属于直隶总督大臣的权力,要求除了兵马司之外的京营官兵出动,用以维持今日应天城的秩序。
其实容不得邹学玉不这样做。
就在此刻。
大军大概还在江北渡口码头登船,要过江到成为的龙湾码头,怎么算也得要过午之后了。
但就算如此,所有在京的内阁大臣,早就已经齐聚码头上。
不久之前晋封郡王爵的李景隆和常升两人,也在其列。
更不要说,诸如六部尚书、三法司堂官、五寺卿了。
就连身为宗人令的秦王朱樉,今天也只能是干陪在一张深红大漆的圈椅旁。
那是留给皇太子的位子。
至于此刻空悬,则是因为皇太子还需要在宫中先行告祭太庙,而后才会出宫。
在这样的场面下,如今还担着应天知府差事的邹学玉,也只能是远远的站在外金川门城门楼上掌控全局。
“将士们的事情,轮不到咱们应天府去操办,自有大都督府和六部去安排。咱们啊,就等着那些阵亡将士的骸骨下了船,将他们送到功臣陵里去。”
城头上,邹学玉面无表情,言语平静。
然而在他的双眼深处,却有着一丝悲伤。
都是大明的好儿郎啊。
这一次虽说只是最后一场呼伦湖畔的决战,解决了关外草原上的忧患。可大明也是实实在在的折损了上万儿郎。
他是应天知府,对其中更详细的数据,远比旁人更加的清楚。
仅仅是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