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若不是为了平衡朝廷,便是当初午门那场闹剧,他就得吃个挂落。后面百官乞骸骨一事,他也逃不了干系。
是朝廷要稳定,要有不同的声音,不至于让任何一方独大,才留着他的。
堂堂一个工部尚书,连水师战船换装新火炮的事情都不知道,何其愚蠢,皇爷爷不定他一个渎职之罪,都算是轻饶了他。”
朱高炽面带笑容,在今年朝廷有那么大的动荡之后,一个尚书的去留,早就已经不是什么大事了。
他轻声开口:“所以,等黄河治理好了,潘德善就会回京就任工部?”
如今老爷子只是给河道总督潘德善加了工部尚书的衔,并非实授,这是朝廷历来依旧的惯例,以示对某位臣子的信重。
“潘德善若是治理好了黄河,回京之后便是入阁。”朱允熥没有隐瞒,直接说出了潘德善将来的前途,继而又道:“张二工就任工部尚书职,到时候便也算得上是人尽其用了,工部也才真的有个工部的样子。”
“一介匠籍,脱身为官,再坐工部,千年唯有之事啊。”
朱高炽不免感叹了一句。
但他对那个身上总是沾满污渍,双手满是褶皱的工部左侍郎张二工,却倍有好感。
似乎,那样的官员才是真正的官员。
……
秋高气爽。
当阳光击穿雾气,将大地升温,江南已经完成秋收的田地里,是一层层的飞鸟,不时的落下,搜寻着残留在泥土中的稻谷和虫子。
一支不大,只有数十人的队伍,速度不急的行进在应天城西。
队伍自江东门出外城,往北而行。
向北,则是临江的龙江船厂所在。
龙江船厂当初的选址便颇有将就,东侧临近应天城,西侧便是长江。而江上却是有一片江心洲,以夹江引入船厂,水流不急,却可让新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