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瑺选择了退而求其次的缓解矛盾的办法。
现在不立马调动十数万的京军官兵,只动用两三万京军随船前往杭州府仓运送粮草,从松江府等地登岸,清理官道、运送粮草。
他的理由很明确。
谁也不知道这场雪,到底会在什么时候停下来。
说不定,明天这场雪就停了也说不准呢?
到时候左右不过是动用了两三万的京军,停了雪,地方上清理出官道后也不用担心再有一夜如初的情况了,地方上也就有了人力来配合朝廷的运粮船在长江两岸接收粮草。
至于雪停了之后,积雪融化,官道糜烂的问题。
茹瑺看了眼自己有些发紫的手背,这该死的严寒气温,大概不到开春是见不到回暖的。
京军不是不可以用,而是应该用多少,朝廷在其中又将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文官们又处于什么位置。
翟善等人这时候也纷纷抬起头。
茹瑺给了他们一个更稳妥,也充满了妥协的方案。
翟善当即高呼道:“兵部此策大善,解百姓于风雪之中,亦不必令官兵舟车劳动,顺时而动。臣附议。”
在翟善表明了立场之后。
余下的文官们便纷纷再次齐声山呼:“臣等附议。”
朱允熥无声的哼哼了一下,转头看向一身戎装的沐英,只见对方脸上微微一笑。
他亦只得是点头道:“既然诸卿皆觉此策大善,孤便依诸卿之谏。京军调兵马两万,随船而下,往杭州府仓调运粮草。另派兵马一万,分赴寿州、宁乡、萍乡煤矿采运。”
沐英等一众功勋武将当即开口:“末将领命。”
翟善、茹瑺等文官们自知也没有可能不动用京军一兵一员,如今这样子已经是最稳妥的妥协之策了。
便齐声道:“太孙仁厚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