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一个方面的例子。
“道路虽有破,但是仍可行,不碍我的骡子。”林如海轻轻拍了拍骡背。
骡子不知所以,以为是要加快速度,但是被主人牢牢的牵住缰绳,犹豫了刹那,最后继续低着头跟着主人走动。
要做事就有风险。
怕风险可不成。
官员们总体偏向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恐惧未知的隐患,只想按部就班,是人之常情也。
国之大事,需老成持重。
林如海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觉得自己非常人,又终遇伯乐,岂有不敢为之理。
新学新政是他毕生之功。
他想要施展出来,最后的时候看一看,自己的新学新政能走到哪一步。
如果能青史留名,自己死而无憾矣。
顾道初只是举人,能有今日之高位,主要原因是他的机遇,其次才是才能。
所以他理解不了林如海。
科举是一道门槛,而科举的名次更是无形的门槛。
决定了是当棋子还是棋手。..??m
只是举人的顾道初,从来没有这个观念,哪怕成为右支使,也只当做官职。
林如海是探花,从他榜上有名的那一刻,就有了当棋手的抱负。
因为本身获得这等名次的读书人,凤毛麟角的大才们,他们的终路就是入阁为相,治理一国。
同为进士,不同的名次,朝廷培养的方向也不同。
不同的认知,决定了各自前进的方向。
走过了节度府门前大街,林如海和顾道初分别,
林府。
林如海志向高远,但是很有钱。
朝廷抄家,只能抄到他的家财,他还有提早转移到世交府上的银子,如果他死了,这笔银子肯定就收不回来了。
他不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