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至于朝廷会无法平复陕西的民乱,他没有这么认为。
毕竟大周从建国起,各地民乱时有发生,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不过是时间长短罢了。
民如何能是兵的对手。
关于唐清安夫人又怀了二胎,贾赦埋怨自己的事情,他已经听贾珍跟他说了。
其实他的确没有料到。
当时唐清安连游击将军都不是,才立了新功,按照贾敬的预料,怎么也得七八年往上才能气候。
七八年,足够看清一个人。
如果是个扶不上墙的,可以悔婚么,又算什么事,影响些名声罢了,更或者直接出手逼死对方也行。
而如果是个能成气候的。
那就刚好趁着他成气候之前,把府里的姑娘嫁过去,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按照他的估算,那时候府里二姑娘年龄太大,只有三姑娘正好合适,出于这点考虑,他才如此安排。
可是他哪里想到,唐清安成为游击将军后,只用了四年的时间就走到这般的地步。
出乎他的意料。
现在说起来,他也有些后悔。
特别是那秦氏,生了一个又一个,还得了啊,以后到底是贾府的姑娘做大,还是她做大。
虽然自己家的姑娘有嫡妻的身份,可秦氏又不是妾,到底也是滕妻,只要有夫君的宠爱。
宠妾灭妻都不是事,更何况宠的是滕妻,地位并不差。
想到唐清安的胆大,以及听说他对家室的放纵,又孤悬海外,画地为“王”。
真要是传个贾府姑娘病故,谁能知道实情?
越是盘算这些,贾敬心里越不是滋味,自负了一辈子,先是被太上皇摆了一道。
老了老了,却又在唐清安之事上接连料错。
想到府里的婶子,贾敬心里松了口气。
内房之事,还是她们妇道人家懂得人心,既然府里姑娘过不去,那就使劲的往金州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