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英同岁,都年满十八,不过小了几个月。
“贾府之事,我会为你周旋一番,来年再来京考举功名。”
陈也俊摇了摇头。
“勋贵仗势欺人持强凌弱,贾府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就算兄帮我摆平了贾府。
以后还会有陈府,王府,周府等等,难道兄还能都帮我摆平吗?”
冯紫英听闻露出无奈。
“你这脾性要改一改,不然会吃大亏的。”
陈德言劝道。
他对此人极为有好感,在陈也俊身上,看到了大哥的公义之心,因此也不愿此人遭难。
“哈哈。”
陈也俊笑着看向陈德言。
“朝堂之上,常有指责金州将军浪战之事,而金州将军偏要一意孤行。
难为不也是为了救治陷入水火之中的数百万辽民吗?
我六岁开始读书,至今十余载,只学会了三件事,明德,明义,明智。
而金州将军虽然没有功名,我则在金州将军身上看到了德义智三字。
金州将军不是读书人,却实乃我辈楷模。
陈兄身为金州将军之弟,从小受到其熏陶,难道不懂金州将军吗?如果懂金州将军,就不会有刚才对我之言。”
陈德言敬佩的拱手。
“是我之罪,小视了贤弟。”
“哈哈哈。”
陈也俊毫不拖泥带水的离开。
没有因为得罪贾府,而无法在京城读书,导致功名无望的惋惜,更没有后悔因为一个小民而得罪勋贵值不值当。
“此人乃真英雄也。”
陈德言看着陈也俊的背影,敬佩的感叹道。
冯紫英面露担忧。
“不如此,我又如何会如此敬重此人,京中勋贵子弟都对此人躲避不及,而我偏不理。”
两人感叹一番,才转了回去。
没有了陈也俊,勋贵子弟们之间的气氛立马热切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