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丰问于阗长官司长官。
“回大使,小的给王师准备了两万石军粮。”
后者赶紧说道。
他那里和阿端卫不同,主要是靠种田,另外他们那里是主要玉石产地,所以还有不少大明过去的玉石商人在采玉,但这样的后果是人口增长,而且都是不种田的人口,所以凑两万石粮食已经算是竭尽所能了。但玉石给他带来的却是源源不断的钞票,这些钞票让他的儿子在京城过着富豪的生活,给他结交权贵,而且已经得到太后赏赐来自海外的新作物地瓜,据说此物亩产数千斤,只要以后种地瓜就能解决粮食问题。
而且还耐旱。
总之只要有了地瓜,以后他的和田就能养活更多采玉的工人,然后让他赚更多的钱。
但地瓜的种植技术全靠杨大使传授。
所以哪怕竭尽所能,哪怕让自己的属民忍一忍,甚至饿死些老的不能动的废物也要给杨大使凑出这两万石军粮。
不就是苦一苦吗?
为了以后的好日子,苦一苦是应该的,没有现在的苦,哪有以后的甜?
“两万石,我还是给你们两万贯吧,毕竟不能厚此薄彼,京城米价现在一贯都能买三石了。”
杨丰说道。
然后那军官也捧着两万贯钞给于阗长官。
后者当然诚惶诚恐的感谢杨大使啦,虽然他这里真要用宝钞买,差不多都快五贯一石了。
人多粮少,而且那些玉石商也是用宝钞,导致本地宝钞流通量很大。
然而……
杨大使都给钱了,还计较什么多少啊?
他就是不给钱,不也一样得交粮食吗?
他明明可以直接拿的,居然还给钱,太令人感动了。
“都是大明的忠臣啊!”
杨大使感慨的说道。
而就在此时,路边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