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省八部制,大可汗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省八部制,大可汗(3 / 7)

活,那时候只需要考虑怎么战胜敌人,现在在邺城,几乎所有的事,都需要自己过目。

荀彧这谨小慎微的性子,就是改不了,不少决策只要能获得一点点优化,他便会找刘擎反复推敲。

刘擎也很无奈啊,做个轻松的大王,不香么,可惜自己要走的路,终究会离闲散二字,越来越远。

实际上,刘擎听听都觉得累,荀彧身为主事之人,若事事都是他操办,肯定更累,刘擎可不想大事未成,能臣干将先累倒了。

今日议事结束之后,郭嘉田丰戏志才等人人离开,刘擎留下了荀彧。

“主公,不知还有何事吩咐?”

“本王回邺城此些时日下来,觉得政务繁杂,距离上一回调整,已过去一年有余,如今本王执掌数州,不能再靠原先那般了,本王听闻,你日日工作到夜深,可有此事?”

荀彧抬头看了刘擎一眼,“大王大业未成,臣不敢懈怠。”

“大业重要,身体也重要,身体是革……是大业的本钱嘛!”

“主公说的是,然……”荀彧欲言又止,显然有口难开,不想和刘擎诉苦。

“而且朝廷设于此处,官员寥寥,也不成体统,本王打算提拔一批统筹之官员,分工负责各类事务,再由你统辖,如此一来,你也不至于太过辛苦,本王已有初步方案,你看。”说着,刘擎递过一张帛书。

关于改制,刘擎早就想过数次了,如今的三公九卿,虽然也是分工,但隶属关系太过复杂,即便刘擎生活了这么多年,依然分不清这些个从属关系。

比如太尉管辖着太常卿,光禄勋和卫尉,司徒掌管廷尉太仆和大鸿胪,司空则执掌少府宗正和大司农,而三公之下,又各自有长史等属官,真正处置实务的尚书台,又在少府之下。

荀彧接过帛书,看着简单划出的三省八部结构,陷入思索。

刘擎曾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